2012年8月29日 星期三

愛的真締之二(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)

「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;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;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。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,先知所講的也有限,等那完全的來到,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。我作孩子的時候,話語像孩子,心思像孩子,意念像孩子,既成了人,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。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,模糊不清(原文作如同猜謎);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。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,到那時就全知道,如同主知道我一樣。如今常存的有信,有望,有愛這三樣,其中最大的是愛。」(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 8節下至13節


(續昨)在愛、信、望中,最大的是愛的原因是:(1)若沒有愛,信心就不完全,只不過是意義上的承認,沒有動力服事上帝、服事人;若沒有愛,盼望就只是知識,在愛中盼望才可以達到最高目的。(2)在上帝來看:上帝本身是信的對象、也是人盼望的對象,然而上帝本身是愛。(3)在人來說:信和望都是暫時的,當見主面時已成事實,不再需要,但愛卻永遠存在。保羅論到「人人都必須追求的道」‘愛’之後,對於其他屬靈恩賜(尤其講道),則也要「切慕」(羨慕)和欣賞(哥林多前書第十四章1節),方言倒不一定要追求。而我們在教會中期望得着屬靈恩賜的原因有二:一是「多造就教會」(12節);二是「凡事都當造就人」(26節)。

沒有留言: